法兰盲板
法兰盲板
双承弯管
双承弯管
盘插短管
盘插短管
K型套筒
K型套筒
双盘弯管2
双盘弯管2
双盘弯管
双盘弯管
乙管1
乙管1
出口管件
出口管件
双盘弯管3
双盘弯管3
双盘90°弯头
双盘90°弯头
双盘大小头
双盘大小头
三盘三通
三盘三通
双承套筒
双承套筒
双盘短管1
双盘短管1
伸缩器
伸缩器
双盘渐缩管
双盘渐缩管
盘插直管2
盘插直管2
盘承直管
盘承直管
全盘Y型三通
全盘Y型三通
PVC、PE承口补漏器
PVC、PE承口补漏器

电话:0317-4941050
传真:0317-4941050
手机:18003172626
联系人:杨华
地址:河北省沧县杜林镇张家营
网址:http://www.czfrzz.com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企业动态 > 技术文档 >

球墨铸铁管行业迎来出口高峰年

发布时间:2015-05-22 11:42

  今年我国球墨铸铁管行业迎来出口高峰年,球墨铸铁管出口量和出口增速分别达到历史新高。钢企则加大海外并购投资力度,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纷纷加速海外投资,建立产业基地。在近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2014(第三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   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兼并重组窗口已经打开,应该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机制。
  出口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回暖,   钢材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再加上国内需求不足,钢企普遍加大了出口力度,无论是出口数量还是增长幅度,均达到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638万吨,同比增长34.3%;钢材964万吨,同比增长4.4%;折合粗钢净出口4972万吨,同比增长42.7%。业内人士称,这一水平已经达到历史高位。
  价格方面,1-8月钢材出口平均价格795.3美元/吨,同比下降7.5%。钢材平均价格1249.9美元/吨,同比增长3.5%。“钢材出口存在以价换量的问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屈秀丽表示。
  由于钢材出口大幅增加,相关   贸易摩擦增多,许多   采取了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等贸易保护政策。屈秀丽预计,下半年出口仍会保持增长,但难以保持上半年的高增长,增速会有所回落。“钢铁企业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布局,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减少贸易摩擦,提升参与   市场竞争能力。”屈秀丽表示。
  不仅仅是钢材出口大幅增加,钢企也在加大海外布局力度。今年5月,宝钢集团旗下的宝钢资源   宣布,拟通过收购将持有Aquila的股权扩大至85%。Aquila是澳大利亚一家矿业资源性勘探和的上市公司,主要矿山资产包括澳大利亚昆士兰州Bowen盆地煤炭、西澳州皮尔巴拉地区铁矿和南非锰矿及铁矿资源项目资产。
  “这一步赢了。”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这样形容上述投资。徐乐江表示,增加持股后,未来还需要较大投资。但从这轮海外投资的结果看,每吨矿石的竞争力已经与FMG相当。
  近日河北钢铁集团宣布与南非政府合作,打造以资源、   物流、钢铁产业为一体的海外产业基地。“下一步集团还准备收购德高股份,从参股10%扩大到持股51%到52%。”河北钢铁集团总经理彭兆丰透露。作为   大的独立钢铁贸易商,德高公司在南非也拥有销售网络。
  徐乐江指出,今年是钢铁行业出口高峰年,发展中地区如中东、非洲、东南亚以及东欧,将是中国钢铁业今后发展的主要地区。虽然走出去面临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风险,但中国钢铁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迎来兼并重组高峰
  目前国内钢铁市场仍深陷低迷,化解产能过剩、推进兼并重组、加快转型升级,一直是行业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已经迎来行业兼并重组时间窗口期,未来需要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机制。
  “钢铁业减量重组、关停低效益分厂及非主业,势在必行。”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徐匡迪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年内新增产能达到7亿多吨,但投资债务令财务成本过高,钢铁行业成为产能过剩行业中经济效益   差的行业。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表示,该政策的整体思路是创造优化市场环境,主要解决兼并重组过程中的税收、金融手段不健全、土地、人员安置四方面问题。
  “当前已经进入钢铁兼并重组窗口期,正经历新一轮兼并重组高峰。”冯飞表示,工信部正在加紧落实上述文件,希望今年能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对于行业兼并重组的趋势,不少钢企在表示支持的同时也呼吁政府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徐乐江表示,如果没有公平的市场环境,企业兼并重组后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现在每吨钢税收上,与民营、大型企业和小企业,差距很大。无论是从税收还是环保来看,谁来执法?违法后怎么办?这些问题需要解决,政府应该发挥   的作用。”徐乐江直言。
  徐乐江还表示,是钢企发展的基础,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是钢企转型的。“当前已经到了大数据、智能化的时代。钢企不仅要提   、控制成本,也应该跟随时代,在数据和智能化上有所突破。”